-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半岛文化体育公园概况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315曝光台#
他们不是在卖技能,是在贩卖恐惧
焦虑是当代人的通病,而就业焦虑则是其中最能被利用的痛点。这些AI培训机构精通一门学问——如何让你相信没有他们的课程,你就会在未来被淘汰。
他们的恐慌营销套路:
"AI将取代90%的工作岗位""不学AI,你的职业生涯将在3年内终结""错过这次革命,你将永远被时代抛弃""现在不投资自己,未来只能从事底层工作"当恐惧种子被植入,你的钱包就自动为他们打开了。
"就业率99%"、"平均薪资翻三倍"、"大厂直通车"——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谁验证过?
揭开数据造假的黑幕:
"就业"定义模糊,兼职、实习、甚至创业失败都算"就业""薪资调查"只统计成功案例,淘汰率和失败率从不公开所谓"大厂合作"不过是交了广告费的营销噱头"就业保障"细则写满不可能完成的苛刻条件
他们精通的是如何把失败归因于学员个人,而把偶然的成功包装成必然的系统结果。
AI行业日新月异,真正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什么?
培训与现实的脱节:
培训内容多为通用理论,缺乏针对性实践教授的技能往往已过时或市场饱和忽略专业领域知识,过度强调工具操作缺乏真实项目经验,无法应对实际工作挑战
当你满怀希望走出培训班,却发现自己依然不知道如何应对一个真实的工作面试。
为什么这些机构热衷于夸大就业前景?因为这是他们商业模式的核心。
背后的资本逻辑:
低成本扩张:一套课程卖给尽可能多的学员短平快回报:3-6个月课程周期,快速回笼资金营销优先:投入大量资金在营销而非课程质量上"永不负责":合同设计精妙,确保机构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的KPI不是你的就业,而是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课程定价。
最容易被收割的人群:
迷茫的应届毕业生,渴望快速找到高薪工作中年危机的职场人士,恐惧被新技术淘汰转型心切却缺乏方向的求职者被裁员后急于重返职场的失业人群
这些培训机构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堪称一流心理学研究。
面对铺天盖地的焦虑营销,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
实用建议:
直接联系行业从业者,了解真实需求
关注企业实际招聘要求,而非培训机构宣传
参与开源项目和社区学习,积累真实经验
小成本试错:先投入小量时间和金钱验证方向
警惕"速成"和"包就业"的虚假承诺
真正的职业发展是一场马拉松,而非冲刺。那些号称可以让你"弯道超车"的培训,往往只是把你引向悬崖。
当整个社会都在叫嚣"AI革命",保持清醒比盲目追随更需要勇气。真正的职业竞争力不是来自一张培训证书,而是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记住:那些真正掌握AI技术的人,往往不是在高价培训班里诞生的。
资本永远只对利润负责,而你的职业生涯只有你自己能对自己负责。
Powered by 半岛文化体育公园概况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